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校文化

​​​​​​中原科技网-百花文学-贺楚建作品-《麦子 》


配图摄影作品《芒》 作者:大漠飞雁


麦 子

贺楚建

  麦子就是小麦,这是故乡人的叫法。它高约一米,茎秆由节和节构成,支撑着地面上的植株;茎圆,叶片细长,麦穗长方形,顶端有芒刺,外稃为长圆状披针形,煞是好看。

  所以,在故乡,秆高茎圆叶细长的麦子,是漂亮的代名字,比如大人见到小孩,常会说“长得一斗麦子”,就是像麦子一样漂亮。

  麦子不但漂亮,用处颇多。

  记忆中,集体制时期,村民除了红薯弥补粮食不足外,还有麦子。只是麦子不比红薯,它坚硬的外壳很难煮烂,难消化。

  改革开放后,故乡人把麦子变着法儿吃。每当收割麦子时期,村民提着晒干的麦子,来到村里做面条的贺姓家里,兑换面条。那时他家后院有条不紊地摆满了晾晒的挂面。一排排丝丝轻盈细长的挂面,犹如天上垂下的“万条白丝绦”,在阳光的沐浴下,散发着浓浓的麦香。

  也有村民提着麦子,到街上磨房,把麦子研磨成面灰(故乡方言,即面粉),做成式样各异的面灰粑子。

  即便这样,故乡人平时也很少吃面条,只有等到家里来了客人,或者请了匠人,才会煮面条。当然,碗里不光是面条,还有荷包蛋,或者碎瘦肉,便是佳肴。但也只是客人和匠人才有“资格”享受美食。

  有时,村民会把面灰加盐少许,或加白糖,用水拌稀,锅里放少许菜油,再用饭勺舀和好的面灰放进锅里,煎至两面金黄的一块块面灰粑。有时则用饭勺舀入拌稀的一小块面灰,放入柴火灶鼎锅捞米稀饭里,煮成面灰粑稀饭。虽吃不饱,但也吃得香。

  麦子好吃,栽种起来却比较辛苦。

  每年农历十月挖完红薯后,接着整地种麦子。

  那时故乡麦子大都种在山坡上。土地里,男人弯腰手握锄头挖土整土打凼,每个凼的深、宽和间隔,五六寸许。女人从布袋里抓八九粒麦种撒入凼里,接着施肥(一种猪牛粪拌和地皮草木灰的土肥),然后用泥土覆盖、弄平,并适当淋水,以便麦种生根发芽。也有的村人挖一条条壕沟,播种施肥,种植麦子。

  麦子出苗后,管理很重要。若发现没有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补苗。根据土壤的情况要进行适时锄地,保证土壤疏松。在返青时期,麦苗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,要进行中耕松土、浇水、施肥,促进麦苗更好地生长。对麦子虫害防治也不可大意,快抽穗时,是麦子锈病发病高峰期,可以稀释三唑酮可湿性粉剂,对麦苗进行喷洒;麦子蚜虫发生时,再用水稀释乐果乳油喷洒在麦苗上。所以,故乡人的背影常出现在麦地里。

  到了仲春,尤其是春风春雨过之,麦子疯长,麦田一片翠绿。这时候的麦地里,各种野草也冒出来了,“丝毛草”、野麦子最多,与麦苗争抢营养。那时,村民家家养猪,村民为猪草而苦恼,殊不知这野草正是猪的食物,妇女及小孩天天在麦地里转悠,野草所剩无几。

  到了农历四月,麦秆老了,麦穗成熟了。村人手提镰刀、扁担或长竹竿,来到麦地里割麦、捆麦,挑到禾场上,打麦、晒麦,收麦归仓。

  然而,如今故乡山坡上,早已不见了麦子踪影。尽管面灰面条家家仍旧有,但旧时的面灰粑已难以吃到,曾经忙碌的身影也不再。那已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。
 

电子版展示:点击图片看大图

注:本网电子版展示图片仅为提升阅读视觉效果,方便读者传阅、下载保存之用,并不代表本网持有相关出版物。若需要大量精美作品电子版作品请与本网编辑部联系。
 

  

  【作者简介】贺楚建,湖南省衡南县冠市镇人,现居衡阳市。毛泽东文学院作家班学员,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、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、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、衡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文创部主任。作品见于《图书馆报》《湖南日报》《山西日报》《新湘评论》等百余家报刊,作品选入多个选本,出版散文集《沙河弯弯》。